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和《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向阳携行 共创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江苏行”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苏教学函〔2022〕5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持续开展“生命之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向阳携行 共创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本次教育活动以“向阳携行,共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在全院开展“八个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心向阳光、砥砺前行、共创未来”的理念,激发学生向上向善、面向未来的奋斗力量,与时代共舞、与同伴协行,以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二、活动内容 (一)突出思想引领,开好一堂深刻的主题班会。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深入宣传阐释主题内涵,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向阳携行,共创未来”的主题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主题精神。 (二)创新教育形式,组织一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结合体育、美育课程,设计一批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向阳携行”身边故事、微电影、摄影、音乐和诗词大赛等,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探索实训模式,组织一次有效的心理素质训练。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面向全院学生开展一次心理素质训练,如大学生压力应对训练、情绪管理训练和认知行为训练等,引导他们在环境中寻求新资源、建立新关系、发展新技能,提升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重视身边榜样,选树一批可敬、可学的“阳光之星”。注重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挖掘身边榜样,选树一批不畏挫折、心向阳光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健康向上、自助互助、共创未来的校园氛围,让选树过程成为大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宣传、相互鼓励的活动载体。 (五)强化危机预防干预,组织一轮心理问题排查。开展全面排查,精准应用往年学生普查情况,综合分析学生心理状况,形成动态管理的重点关爱人群数据,做好科学识别、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和妥善应对。要特别关爱留校过节、发生家庭矛盾、转本落榜、学业预警或补考失利、过度迷恋网络、就业困难、经济困难、休学复学、患有严重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在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孤独无助的关键时刻做好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 (六)做好求助引导,畅通一揽子心理援助渠道。面向全院学生大力宣传全省大学生24小时热线、“苏心”APP、学校心理咨询预约等便捷的求助渠道,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激发主动求助意愿,广泛推广心理自助方法,扎实开展多种途径的个体咨询服务。 (七)推进家校联合,组织一次家校信息沟通。每学期,各学院要面向全院学生开展一次家校信息沟通,告知家长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引导家长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心理异常状况,尤其做好重点关爱学生家庭调查和家长指导,对父母离异、幼年留守、家乡偏远等学生群体开展人文关怀和教育引导。 (八)夯实队伍基础,组织参加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员工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全员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培训。加强心理委员组织、宣传、预警、助人等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朋辈心理互助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打通心理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三、时间安排 分三个时间段集中开展。 第一阶段:3月20日-6月20日,结合“3.20咱爱您”心理健康教育周和“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月,面向全院学生开展活动,重点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 第二阶段:9月1日-11月1日,面向全院学生开展活动,结合入学教育,重点面向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三阶段:11月2日-12月底,提炼工作方法,凝练工作经验,做好年度心理健康工作总结,遴选推荐优秀项目进行展示。 四、活动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积极制定本院活动方案,围绕今年的主题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并将具体教育活动安排到月、安排到周,广泛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确保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二)要扎实搞好思想发动。广泛发动专兼职心理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以及全院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努力推动全员心理育人、全过程心理育人。重视发挥班集体、社团组织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支持功能,突出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以互动式、体验式、浸润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触动学生思想灵魂,让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各学院要深入各专业、各班级,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心理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三)要注重总结提炼。各学院要积极总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做法,打造学院自身的精品活动、创新项目,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报道。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亮点活动、精品活动可随时报送学校,学校将视活动情况开展校内成果展示或推荐至省教育厅进行展示和报道,扩大影响力。 五、报送材料要求 (一)报送时间: 1.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亮点活动、精品活动可随时报送学校。 2.总结材料报送时间: 2022年12月5日。 (二)总结材料报送内容: 1.活动方案和总结。基本内容应包括活动主题与思路、实施方法与过程、主要成绩及经验、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等,要求文字简洁、重点突出,字数2000字以内。 2.活动证明材料。提供能直接说明活动开展和成效情况的材料(原件或学院盖章确认的复印件),需装订成册(如有视频或音频材料统一以MP4格式报送电子版)。 (三)材料报送地点: 校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玖兴楼B109室),同时报送电子稿,电子稿以“XX学院+‘向阳携行 共创未来’活动”为文件名发送至邮箱:117214704@qq.com。 联系人:陶醉;联系电话:85817768(6768)。
学生工作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2022年3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