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助我成长”优选征文--给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一封信 ——一个农村学生的感念与成长

发布者:学生工作处发布时间:2021-04-07动态浏览次数:71

敬爱的各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虽然我和你们从未谋面,但是我仿佛能在大脑中勾画出你们此刻辛勤工作的场景。这是我给你们写的第一封信,也是一封迟到的信。这次的“国家助学贷款助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给了我一次机会——向你们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首先,我代表我的父母和莘莘寒门学生向你们问好,不知你们最近身体可好?

爱国的种子

我现在是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的一名学生,今年读大学二年级。我的家乡位于甘肃省的东南端,那里人杰地灵、民风淳厚,有我一生也挥之不去的记忆,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见证了我的成长和发展。同时那也是我独特厚重的印记和底色。19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出生在那个相对偏僻闭塞的村庄里。小时候,或许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也或许是因为家庭条件差,还可能是父母文化程度低吧,我学习很差。一直在全班排倒数第一、二名。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在无意中翻看父亲读小学时用过的《小学生手册》时,看到了一些唐诗和历史人物的介绍,尤其是对骆宾王的《咏鹅》一诗和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记忆深刻。由于唐诗,我渐渐爱上了看书和学语文。从此以后,我的语文成绩到现在依然名列前茅。在读五年级的时候,我有时还带着笔记去庄里的玩伴家里去誊抄他四库全书和大字典上的历史典故和文学常识。

在读初中的时候,我是一个连续领了三年每学期625元的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学生。在初中,我是下了功夫了。因为我喜欢历史,所以有一次历史期末考试我获得了98分的喜人成绩。在我15岁时,我以全乡23名的成绩考入我们县城的一中。在那里我度过了学生时代最值得回忆的三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也许是因为老天一直眷顾我吧!在高中,每学期1000元的助学金我是没有断过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句句慷慨赤诚的话在我的心中已经扎下了深根。我对我们的国家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我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三年,国家给予我太多太多,我是国家政策的受惠者,这我无以为报。在这种对国家感激的力量的助推作用下,我在去年高考的时候,以521分还算不错的成绩考入西北师范大学。这在我父母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是我们村庄自恢复高考以来第一个一本学生,当然这与我在高中三年的点滴努力是分不开的。

当我考上西北师大的时候,父亲的脸上露出几丝笑容的同时也暗含着许许多多的担忧。我知道爸爸正在筹算着我上大学的钱从哪里来。我给我爸说:“阿爸,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你不要愁。”“那贷款还不是有息哩吗!每一年的息都够我清了。”父亲转过头对我说。“我看过发的文件了,这是无息款。国家对大学生有优惠哩。”“这还算好!”我爸忧虑的面色稍微平和了一些。“爸,那过几天咱俩坐车去县里贷款。”我对我爸笑着说。

化感念为前行的动力

在第一次办理助学贷款手续的时候,我在签字的电子板贷款人一栏签上了我的名字——张永强,我当时因为比较投入,字写得十分工整有力。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件带给我快乐回忆的往事。

在去兰州的路上,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进京赶考”的故事。早在我离开家门的时候,我在我弟永亮语文课本的扉页上写了毛泽东主席的《呈父亲》一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换。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当时我弟正在我们村上小学一年级,我一则是为了鼓励我弟志存高远、努力学习;二则以诗明志,激励自己到大学后“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打小生在农村,也长在农村。实事求是地说,我是一个没有出过省的大学生,时间是到目前为止。

在我到西北师大之后,当我咀嚼着西苑餐厅里美味的粮食的时候,我首先想起了我的初中生活。在读初中时,那时嫌乡上中学食堂里的饭太贵(一碗炒面六块钱),因为一周只拿十五块钱。经常每天去外面的蒸馍店里买一份一块钱的包菜炒粉条,带回到宿舍里和周末从家里拿来的干粮一起吃。大学里饭食我甚是珍惜,几乎每天都践行光盘行动。因为我深知农村人生活的不容易;在我吃饱的时候,非洲的娃娃还在饿着肚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感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因为在我求学的困难时期,可以说是在我学习最需要资助的时候,是国家为我慷慨解囊,让我——这个心怀理想的寒门学生不至于上不起高中,读不起大学。是你们一天天兢兢业业地工作,让我们这些人心中有温暖,让人有泪可挥、不觉悲凉。在我上了大二之后,我在一瞬间发现自己长大了;我终于深刻地懂得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应该。最关心我的人除了父母之外,便是老师了,目前在学生阶段是这样的。可是我有时候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对国家的感念必须是纯粹的。

我是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我深知言胜于意、行胜于言。我会把对国家和社会对我的资助和支持的感念之情化为大步前行、向上攀登的力量。我也深知国家对我们高校寒门大学生的期望和父母对我们的厚望,我们的存在是为了让自己家乡不再贫穷。为了把理论付诸于实践,我会努力学习、励志成才。我向各位叔叔、阿姨作出承诺和担保,请各位叔叔、阿姨放心。

前不久,我的助学金到账了。是2150元,我向你们做出汇报。

在成长中体悟人间疾苦、成才报国

哈佛的校长巴考在今年新生开学典礼的演讲中说道:“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完美,那么就需要用你的善良和智慧去修复它。”我来自农村,我对父辈面朝黄土地的生活早已习惯。不是我吃不了苦,来到大学校园里躲清闲;而是在我看来,父母缺的不是埋头苦干、辛勤耕耘、憨厚质朴,父母缺的是文化、缺的是知识、缺的是教育。在大一一年里,我一方面认真学习专业课的知识,同时又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或许是小时候看过一些文史类的书,我去年11月份在西北师大第七届国学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前不久在兰大举办的第七届“大方杯”高校国学知识邀请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在我上大学之前,我的性格甚是自卑内向,我是一个从来都没有登上过舞台的人。在我们学院去年的新生才艺大赛中,我当着我们学院许多老师和同学的面勇敢地朗诵舒婷的《致橡树》,迈出了自己“人生舞台”上的第一步。同时,我还爱好写作,在今年夏天西北师大读书节之图书馆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能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我当时确实很高兴。

但是我现在觉得,大学里最重要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大一这一年里,我学得很快乐,过得很充实。或许是对专业课投入的时间不够多,现在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甚是欠缺。在大二第一学期开学以来,我大把的时间都投入到了专业课的学习中去了。现在我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什么叫真正的做学问,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

在我读了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后,我更加坚定我去年6月份填报志愿时所做的选择。我选择思政是对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我选择了走教师这条路,不是一时的兴起,也不是被逼无奈,而是因为它真的需要。在我们农村,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父母最希望子女以后从事的两种职业——第一是医生,医生是治病救人的,第二是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这或许不是因为父母目光短浅,这其实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父母深知在农村医疗、教育的重要性!因为经历,所以懂得。

在老师的陪伴下,在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的资助下,在父母的养育下,我才走到了今天。我也将用我的所学,来让我的家乡和亲人不再艰难贫困,让更多的力量向家乡汇聚。“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最后一段的陈述,我也是这样思考的。我的大脑告诉我,我生于斯,长于斯,不关心家乡是不厚道的。

亲爱的各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叔叔、阿姨,我再次向你们献上真诚的感激和祝愿。

祝你们身体康健,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