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0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学生工作处发布时间:2020-10-13动态浏览次数:76

各学院、部门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大学生涯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于新生了解学校、了解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立志成才,以饱满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做好我校2020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做如下安排,请各学院参照落实

一、入学教育工作时间安排和主要内容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开展:

阶段:新生报到后至军训前10月13-14日)

1有序组织学生认知校园,熟悉学校主要的环境、建筑、教学活动场所、主要服务机构和职能部门的校园分布及其主要职能

2集中召开本院主要领导和管理人员与新生见面会,同时对学生进行校史、院史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介绍

3加强新生防诈骗安全教育工作。结合省市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利用网站、微信平台、广播、会议、谈话等多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校园诈骗典型案例,揭露骗子最常用的行骗手法,提高新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学生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失。

4.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防护期间,督促新生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不得随意出校,确有必要的,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认真落实好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出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联系校医务室,并报告校防控办和学生工作处。

阶段:军训期间(10月15-28日)

110月15日上午7:40在新运动场(体育学院旁)召开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请各学院按要求做好学生组织工作。

2. 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每日进行学生体温动态监查,严格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

3.高度重视新生公寓和宿舍的内务管理工作,宿舍要勤通风、勤打扫,保持厕所清洁卫生等。教育学生在宿舍区不聚集、不串门,严禁夜不归宿。学生工作部(处)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抽查,并对抽查结果予以通报。

3.召开入学第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根据《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关于规范学生主题班会的意见》(连师专学〔2015〕2号)有关要求,开好第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育引导新生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4.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保密安全、金融安全、人身安全教育,普及禁止传销的相关法律法规,高度警惕培训贷、消费贷变异,排查校园贷涉嫌违法广告线索并及时清理或向有关部门举报,切实提高学生的识别和防范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上好安全教育课,举办一次防诈骗主题安全教育,根据情况组织相关知识考试,提高学生互帮互助的责任意识;

5.各学院充分利用时间,有计划地组织新生学习《学生手册》和相关材料,重点进行相关政策与规章制度介绍与解读。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制定的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违纪管理规定、学生申诉管理规定等各种规章制度的介绍与解读

2)选课指导(重点讲解如何选课、怎样根据自身和专业实际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课);

3)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安全防范的介绍与解读,安全自律协议书的签订等工作

4)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担任学生干部等制度的介绍与解读

5)学生入党程序、入党条件、学生党员的作用等介绍

6.学院学生工作分管领导、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定期走访学生宿舍深入军训现场,了解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7.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救护、文体娱乐等活动。

8.通过集体座谈或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态。

9. 安排新生进行入学体检。

阶段:军训结束后12月

军训结束后,全体新生进入常规性学生生活阶段,各学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继续以学习《学生手册》和《青春放歌——江苏省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为主,结合本学院学生实际,通过多形式对新生进行阶段性教育,具体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一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文明大学生以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教育为学习重点,使广大新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强调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尊互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2.安全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尤其是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要求,教育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从容面对的能力,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减轻损失,如杜绝参加传销、迷信等活动,防范各种形式的校园贷陷阱,禁止在校园内开展宗教等相关活动。

3.法制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教育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文明大学生。继续加强校纪校规教育,教育引导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端正学习态度,适应新的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校园文明建设,为形成优良校风、学风奠定基础。及时进行网络知识教育使广大新生明辨是非标准,不信谣、不传谣,使用文明网络语言,提高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做新时代文明网民。

4.党团知识教育

要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党团基本知识,使新生政治上积极上进,确立科学的信仰,掌握共青团的制度条例,增强团的组织观念,搞好新生团员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介绍有关党团组织发展的要求、标准、程序及意义,增强自信心。

5.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教育

本着艰苦奋斗、崇尚节约的原则,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养成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履行学生应尽的义务,按时交纳学费和住宿费生活中时时注意节约水、电、粮食,爱护公共设施,合理安排消费做文明、诚实守信的新时代大学生。

6.加强新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

结合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加强对新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积极组织动员广大新生参加新生心理普测工作,宣传校心理咨询服务,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文化偏见,提高求助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平时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培育自强不息,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人格,做积极乐观、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阳光大学生。广泛开展早锻炼、课后健身活动;在宿舍、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开展无烟学院、无烟教室、无烟宿舍等无烟场所建设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开展健康学院建设活动等。

7. 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

关心关爱学生,对未及时报到或报到后身心异样学生要积极跟进,核实原因,需要保留入学资格或暂缓注册的要及时办理手续,保留相关材料。加大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教育救助,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放弃学业。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归属感,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疑惑和困难。

8. 专业思想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

介绍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情况,了解专业相关知识,认真学习我校组织编写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新生科学确立人生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采取师生见面会,新老生座谈会等形式向新生介绍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树立稳定的专业思想;向新生介绍近几年国家、省市相关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就业形势就业程序;介绍本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情况及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说明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等。

9. 国防理论知识教育

根据校保卫处的统一安排,各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国防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开展入学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课,对学生今后的大学生活至关重要。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按照学校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各学院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学院党总支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新生班主任、辅导员要跟班参加入学教育的全过程,做好工作方案及具体台帐,以备学校的统一专项检查同时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以老带新,为新生做好榜样。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要根据新生入学后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要以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把校纪校规教育、校园基础文明教育、校风学风教育作为切入点,将我校的考风考纪、校园文明规定、公寓管理规定等制度讲细、,让每一个新生都透彻理并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三)严明纪律,狠抓安全

院要严格管理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不带早餐进教室,入学教育中不做无关的事情,避免走过场,要学有获。各学院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入学教育期间的安全工作,避免意外事故发生。要严格考勤,把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情况纳入期末个人德育考核中去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情绪波动严重、较难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要及时引导。安全工作要做到防患未然,发现安全隐患,要第一时间处理,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止损。

(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入学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应在新生入学后的3个月内完成,可采取学习、参观、讨论、座谈、讲座、报告、考试等形式,确保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走读生)对我校现行各项规章制度透彻地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正确运用

(五)严格过程,加强考核

学院应在学校总体安排和要求的基础上做好本学院的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并务必1023前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方案报学生工作处备案(同时报送电子版),其中要把每班具体的学生培训时间、地点、内容、考勤考核及责任人等落实到位,并且表格形式列出。

联系人:张瀚文,联系电话:85817768(6768)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〇二〇年十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