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典型工作案例的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1-04动态浏览次数:1049

 各学院:

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是学校今后学生资助的重点工作。为总结经验,推广学习好的做法,加强探索和创新,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拟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方面典型工作案例,并将其中的优秀工作案例在全校推广。有关报送要求如下:

一、案例征集范围

案例要集中展现在落实学生资助政策过程中,实施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方面的典型经验。具体包括:

(一)精准资助方面

1.预算资金分配精准方面。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贫困人口和贫困学生分布情况等,采用“因素分析法”等方法,科学合理测算和分配资助资金预算。

2.资助对象精准认定方面。各学院在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完善认定机制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如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程度认定指标体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等。

3.资助力度精准方面。各学院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加大资助力度,确保最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的主要做法。如在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增设资助项目、提标扩面;各学院统筹社会和学校资助资金、加大对特困学生资助力度等。

4.资金发放精准方面。各学院结合实际,在发放机制方面进行探索,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最需要时,以最便捷的方式将资助资金发放到他们手上。如助学金按月发放;建立预拨结算制等。

5.管理技术手段创新方面。各学院充分发挥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精准管理每个学生信息和受助学生信息;创新技术手段,确保受助学生信息能全面及时准确采集,做到精准管理。

6.资助政策执行力方面。各学院加强资助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而进行的探索创新。如组织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及系统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培训等。

(二)资助育人方面

1.资助育人顶层设计方面。各学院因地制宜,构建包括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规范管理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如资助育人注重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上下联动;转变资助工作理念,统一思想认识,把资助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上来。

2.落实资助育人各方责任方面。各学院动员各方力量,合力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如学院发挥资助育人主阵地作用;行政部门发挥监督指导作用;相关媒体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励志成才典型发挥引领带头作用。

3.创新资助育人方式和渠道方面。各学院创新方式和渠道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如发挥奖学金导向作用,挖掘受资助的优秀学生典型,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激励广大学生;打造易于学生接受的新模式,开展成长成才主题征文、演讲、微电影、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个性发展和独立思考;鼓励和帮助受助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

4.找准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点”方面。各学院针对不同时间点,不同的受助群体开展不同的育人活动。如五四青年节开展爱国教育、“七一”前多开展爱党教育、奖助学金评审及发放时多开展感恩教育、寒暑假期间多开展回馈社会的实践活动等;对贷款学生多开展诚信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开展自信自立自强教育、对低年级学生多开展励志教育、对高年级学生多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等。

5.资助育人成效考核方面。各学院在资助育人过程中注重实效,建立标准,及时考核。例如如何看受助学生责任意识是否明显提高,言行举止是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看受助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是否明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本领是否明显增强;如何看受助学生成长成才比重是否每年有所提高,回馈社会比重是否每年有所提高等。

二、案例编写要求

1.标题醒目。每个案例的标题要高度凝练,准确简洁。

2.亮点突出。每个案例要集中体现精准资助或资助育人某一方面的经验,讲深、讲透、可借鉴、可推广,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要写成工作总结。如有多方面的经验,请通过多个案例分别阐述,不要糅杂在一个案例中。

3.每个案例正文字数原则上不超过2000字。

4.要求每名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一份工作案例。

三、注意事项

1.请各学院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宣传动员工作,每个学院在初评后选报1-2个典型工作案例,学校将组织工作案例评比,并择优向上级推荐和校内推广。

2.报送截止时间:2017223日(周四)。

3.报送方式:纸质稿盖章报送学生工作处(同时报送电子稿)。

联系人:翟健强,电话:85817768768)。

 

  学生工作部(处)

     201714